科研成果

我校赖超老师在金属锂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者:卜士浈发布时间:2019-03-07浏览次数:590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赖超老师课题组,在金属锂电池研究方面的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赖超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先后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14.357;2018, 140, 17515)、Advanced Materials (影响因子21.950;2018, 30, 1804165)和Advanced Science (影响因子12.441;2018,DOI: 10.1002/advs.201800815)上发表论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面向高密度储能体系的需求,金属锂负极由于具有最高的理论容量和最低的标准电极电势的优点而广受关注。但同时它也存在易产生枝晶和库伦效率低等问题,极大的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针对这一问题,赖老师课题组首次明确提出了“疏锂排斥”的金属锂负极保护机制。该工作被JACS的审稿人评价为“a very interesting and impressive technique”和“commercially available,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ndjust needs small amount”,在锂金属电池中展现了较高的应用价值。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15级硕士研究生戴宏柳。

  此外,赖老师课题组与南开大学梁嘉杰和陈永胜老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三维多层次三维孔结构骨架,即连续的银纳米线被组装到互相连接的3D石墨烯骨架上,形成双网络结构。在这种独特的双网络结构中,可有效约束锂的沉积过程,并极大的缓解金属锂负极长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问题。该项研究工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后,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科技日报以《锂电池“长寿密码”找到》头版、人民网和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16级硕士研究生薛攀。